找到相关内容2124篇,用时2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临济禅师语录讲话

    觉性如来,放大光明,外照六门清净,能破六欲诸天。自性内照,即除;地狱等罪,一时消灭。内外明彻,不异西方。”可见六道轮回皆因心迷,若不作人天业,不作地狱业,乃至不作净土佛事诸胜境业,则不起一切心,诸缘...饿鬼、地狱二道,只摄在天、人、畜生趣中。  译文:  你只想求佛,但佛只不过是个名句,你还认得追逐求取的是甚么?三世十方佛租出世,也只为求明法旨,现在参学的道流也是只为求明法旨,悟得法旨才能了断大事...

    惟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10365621.html
  • 正知、正见、正修行

    加减乘除”,比方说生下来是零,皈依之后拜师,求法,这就增长了才智、福报,这是加法;修法清除业力,消除,心态平静,把灾减啦,这是减法;除法呢,就是有很多灾、业障都被消除了,甚至把自己无始以来的恶业...依靠不住,鬼是下道,连人都不如。甚至有的还来附体,说“我是什么什么大仙”。这个鬼也有诈骗犯呐,比如那个树本来没有灵性,有的人认为这个树成精了,要拜它,一拜的时候鬼就来了,就说“我是什么什么大仙,拜我...

    陈泉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25465770.html
  • 坛经的功夫哲学

    大智  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,如此修行,定成佛道,变为戒定慧。”()  [9]  慧能在功夫中说佛境界的言说特征,对于慧能的功夫路数也毫不相违,即在功夫中进入无念境界之时,则一切尘劳中事皆当下清净,自...功夫哲学,要点有:一、知识往功夫里讲;二、功夫从境界上说;、  境界在证悟中谈。首先,就“知识在功夫上说”者,即慧能对一般佛教仪轨[1]之真正义涵的界定,是从功夫实修中取义的,例如其谈“法身、化身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42765857.html
  • 唐五代禅宗与弥勒信仰——以马祖一系为考察中心

    觉性如来施大智惠,光明照曜,六门清净,照破六欲天下;照若除,地狱一时消灭, 内外明彻,不异西方。  若欲修行,在家亦得,不由在寺。在寺不修,如西方心恶之人;在家若修行,如东方人修善。  但愿自家...信仰并不等同于伴随大乘佛教日后方始出现的弥勒净土信仰。  西晋伊始,陆续出现了10余种汉译弥勒经典,它们可大别为类,即:“下生”类,如西晋竺法护译《弥勒下生经》(又称《观弥勒菩萨下生经》、《观弥勒下...

    张 勇(张子开)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54565935.html
  • 演培法师:人间佛陀(3)

    ;我是自悟八正道而正觉的,我在宗教上既没有什么师承,我在解脱道上也没有同等学侣,现我已经永断五欲,连它们的残余习“也不存在,我的内心清净如莲花的不为污泥所染,我已降伏一切大力的魔外,我...吃一次的,有些更是日才吃一次的。他们苦修的动作也很奇怪:有些像雀鸟一般翘起一只脚;有些像昆虫一般在地上辗转;更有些终日把头浸在水里,像鱼一般游泳,起来时睡在荆棘上。也有些常举起一只手,也有些呆滞不动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1365956.html
  • 从对联谈观音信仰(1)

    人心是贪嗔痴,起因于爱憎迷。以知足、守戒,对治贪病;以慈悲、忍、定,对治嗔病;以学道、觉、慧,对治痴病。  修学佛法必须具备“闻、思、修”慧。  闻即闻佛开示,悟明本有佛性,为因地心,依悟而起思修...的慈悲心肠。祂应化利物的精神,使人寻得智慧解脱,因此自古至今深获人们的信仰。  2  上报四重恩,度他自度;  下济途苦,觉他自觉。  这是台湾云林县斗六镇真一堂联。真一堂祀观音菩萨。  向上报答...

    邱素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2965968.html
  • 从对联谈观音信仰(2)

    ,以六波罗蜜,将人们从生死苦海,度脱到涅槃的彼岸;观音香台慧镜的圣德,与空相应,不生不灭,所以有无量的愿力,帮助人们袪除无始以来的贪欲、嗔恚、愚痴,启开清净光明的真心本性。  “六度”,即六波罗蜜...。”  当代显明法师〈观音菩萨与观音法门〉中解释说:“真观就是诸法性空。清净观呢?是度生不住相。广大智慧是中道。悲观及慈观是以上面观来拔苦与乐。也可以说,真观是空,清净观是假,广大智慧观中,合起来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3065969.html
  • 从生命“觉”义、浅论儒佛会通

    等道品,这些修持的道迹是互相增长、互相成就的,并都朝向“四圣谛”的灭苦作为最终目标(注41)。  佛家朝向“四圣谛”的灭苦修为,是无有止息、断除贪、嗔、痴“”的一种心灵改革工程,直至贪欲永尽、...记”: 一、世间有常,二、世间无常,、世间有常无常,四、世间非有常非无常,五、世间有边,六、世间无边,七、世间有边无边,八、世间非有边非无边,九、是命是身,十、命异身异,十一、如来死后有,十二、如来...

    刘易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73666019.html
  • 论大意宗杲

    觉,故云以“一念相应转凡成圣”,“于一念中悉见三千大干世界微尘数诸善知识,悉皆亲近。……回为三聚净戒,回六识为六神通,回烦恼为菩提,回无明为大智,如上这一络索,只在当人末后一念真实而已”。若得如此...颇与克勤有异,焚毁了克勤颇费心血的《碧岩录》。在禅宗史上,宗杲是一位颇有传奇性的人物,本文主要论述几个方面的问题:一是他为什么要焚毁《碧岩录};二是他为什么竭力批评“默照禅”;是他所倡导的“看话禅”...

    董 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82966080.html
  • 佛家修行方法

    :  菩萨出家非以自身剃发,而是发精进心,断除烦恼。  菩萨出家非只披着袈裟,而是勤断染心。   菩萨出家非为自持戒行,而能令毁禁者安住净戒。  菩萨出家非在阿兰若处独自思惟,而能于男女色、生死...时,一问讯或端正合掌。  在佛前上香。  在佛前献花。  在佛前供一杯水。  称念声佛号。  称诵四句偈。以上这些都只需要一分钟即可,如果持之以恒,必有功德。  二分钟的修行:  无论是在扫地、煮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15966281.html